2024年,城镇和农村养老保险都有一些新的政策和变化。以下是总结的主要内容:城镇养老保险新政策:养老金上调:2024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都将迎来上调。

【养老保险】城镇,农村,社会新政策2024

具体而言,全国总体调整水平为2023年底前已退休人员按照人均3%的水平提高基本养老金。

高龄倾斜政策:

对于年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员,基础养老金每月将增加10元;年满80周岁的,则再增加10元,共增加20元。

部分地区特殊政策:

北京对65-69岁的退休者仍然实行倾斜政策,调整金额减少到了30元;浙江对65-79岁的女性退休者实行增加25元的倾斜政策。

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参保人群和手续:

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

养老金领取: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农村有户籍的老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

缴费标准:

农村居民可以根据本人及家庭经济状况自愿选择个人缴费标准,缴费标准设为多个档次,从100元到4000元不等。

补贴政策:

政府对参保人员根据缴费档次给予补贴,例如,缴费100元,每人每年补贴45元;缴费200元,每人每年补贴50元,以此类推。

其他相关变化

个人养老金制度:

2024年将全面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这一新制度被视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三支柱”,允许参保人员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自主选择缴纳金额,从而在退休后享受更为丰富的养老金待遇。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等新就业形态群体,相关政策将消除一些参保户籍限制,使更多的劳动者能够享受到社保的保障。

这些政策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确保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同时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养老保险体系中来。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