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出管辖权异议:提出管辖权异议是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权利,以下是具体的流程和注意事项:1. 确认主体资格:主体:通常情况下,只有被告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原告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因主动参与诉讼,通常不具有提出管辖权异议的资格。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也无权提出管辖权异议。
怎么提管辖权异议
2. 明确提出时间
时间:当事人应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具体来说,普通程序中,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提出。简易程序中,答辩期由法院指定,一般开庭当天都在答辩期内,因此开庭当天也可以提出管辖权异议。
3. 提出异议的理由
理由:当事人可就以下三种情形提出管辖权异议:
地域管辖:如认为案件被告的户籍虽在受诉法院辖区,但其经常居住地在其他法院辖区,故本案应由被告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级别管辖:如认为根据本案的诉讼标的额,本案应由上一级人民法院管辖,而非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仲裁协议:以双方自愿达成书面仲裁协议应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为由提出管辖权异议。
4. 提出异议的方式
方式:当事人应向受诉法院提交书面的管辖权异议申请,说明异议的理由,并提供相应的证据。
5. 法院的处理
审查:法院会对当事人提出的管辖权异议进行审查。经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上诉:当事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6. 注意事项
超期后果:如果当事人超过法定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法院将不再启动管辖异议程序,而只能视为当事人提出一个管辖意见。
应诉管辖: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总结
提出管辖权异议是当事人维护自身诉讼权利的一种方式,但需符合法律规定的时间和程序要求。当事人应在规定的答辩期内提出异议,并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支持其主张。法院将对异议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的裁定。如果对裁定不服,当事人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