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国产假最新规定(截至2025年7月3日)如下:📌 1. 国家基础产假:标准产假:98天(含产前15天)。

产假2025年新规定

特殊情况:

难产增加30天,多胞胎每多生1个婴儿增加15天

流产:未满4个月15~30天,满4个月42天,满7个月终止妊娠75天

📌 2. 地方奖励产假(各地差异较大)

吉林、甘肃、黑龙江:延长至180天

浙江:二孩188天、三孩188天

重庆:在国家98天基础上增加80天,合计178天

宜昌市(湖北):鼓励延长至1年(非强制),工资按原额75%发放

云南:未休满产假可获200%工资补偿(仅限单位原因)

📌 3. 工资与津贴保障

工资标准:

国家98天产假工资按产前12个月平均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全额发放

地方奖励产假工资由用人单位承担,部分地区通过财政补贴减轻企业负担(如吉林补贴2000元/人)

生育津贴:与产假工资可叠加,但总额不得高于实际工资

📌 4. 其他配套假期

陪产假:安徽、内蒙古等地延长至30天

育儿假:北京、上海5天/年;山西、青海15天/年(子女3周岁前)

产前检查:计入劳动时间,工资照发

⚠️ 重要提醒

非强制执行:如宜昌“1年产假”仅为鼓励性政策,具体落实需单位与职工协商。

工资底线:用人单位不得仅发基本工资,差额部分需补足。

维权途径:若单位克扣产假工资,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建议女职工在休假前与单位书面确认假期天数及工资标准,并保留相关证据以备维权。具体政策以当地人社部门最新文件为准。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