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断工龄”是指企业与员工协商一致,通过支付一笔一次性补偿金的方式解除双方的劳动合同。这种做法在国有企业改革和企业人员结构调整中较为常见。
什么是买断工龄
以下是关于“买断工龄”的详细解释:
含义
买断工龄本质上是一种企业支付高额经济补偿,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员工将连续工龄一次性“卖给”企业,企业以年工龄计价,一次性支付连续工龄的费用,双方解除劳动关系。
政策背景
国企改革:在20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过程中,买断工龄作为一种安置富余人员的方式被广泛采用。
现代企业政策:现行政策规定,企业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按照员工在单位的服务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而非买断工龄。
补偿标准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工作年限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特殊情况:国有企业职工买断工龄的补偿标准通常是“N+1”模式,即工作年限乘以月工资,再加一个月工资。
合法性
法律禁止: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政策,买断工龄是违法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明确禁止任何单位以“买断工龄”等形式终止职工的社会保险关系。
特殊情况:在特殊情况下,买断工龄被视为保障劳动者合理利益的一种手段。
影响
对员工的影响:员工获得一次性补偿后,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需自行解决后续就业和社保问题。如果选择灵活就业,需自费续缴社保。
对企业的影响:企业通过买断工龄可以优化人员结构,降低成本。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