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毒品是指相对鸦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而言,主要由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它们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人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使人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

新型毒品【介绍】

主要特点

伪装性强:新型毒品常被制作成常见的食品、饮料、日用品等形式,如“跳跳糖”“奶茶”“果冻”“邮票”“电子烟”等,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隐蔽性高:新型毒品无色、无味,易溶于水和酒精,犯罪分子常将其添加在饮料、酒水中,隐蔽性极高。

危害性大:新型毒品对人体的伤害极大,可能导致精神错乱、暴力行为、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常见种类

“上头电子烟”:外表与普通电子烟相似,但烟油里添加了合成大麻素,吸食后会导致头晕呕吐、精神恍惚,甚至猝死。

“邮票”:主要成分是麦角二乙胺(LSD),是一种强烈的半人工致幻剂,无色无味,毒性极强,可通过皮肤吸收。

“可乐”:由冰毒、摇头丸、氯胺酮等毒品混合而成,外包装与普通可乐相似,吸食后会产生幻觉,危害极大。

“咔哇潮饮”:含有γ-羟基丁酸,滥用会造成暂时性记忆丧失、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大麻零食”:如“大麻饼干”“大麻糖果”,外观与普通零食相似,但含有大麻成分。

防范建议

提高警惕:不轻信陌生人,不尝试来源不明的食品、饮料和日用品。

增强意识:了解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提高识毒、防毒、拒毒的意识。

远离复杂场所:尽量避免在人员复杂、环境嘈杂的娱乐场所逗留。

新型毒品的危害不容小觑,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坚决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