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合同是法律行为中的重要环节,确保合同有效性和合法性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合同应当怎么签订才正确
以下是签订合同的正确方法及关键要点:
一、签订合同的基本流程
合同筹备阶段:
协商一致:双方就合同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包括标的、价款、履行方式等。
起草合同文本:明确合同条款,确保内容具体、清晰。
审查合同:由法律顾问或专业人士对合同条款进行合法性审查,避免潜在风险。
合同签订阶段:
身份核实:确认合同双方的身份信息,包括自然人的身份证件或法人的营业执照等。
签字或盖章:合同双方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盖章,确保法律效力。
分送合同:签署后,双方各自保留一份原件,必要时可进行公证。
二、签订合同的关键注意事项
合同当事人信息:
自然人:需写明姓名、身份证号、住址及联系方式。
法人或其他组织:需写明名称、注册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及联系方式。
合同标的物:
名称与规格:标的物名称应明确具体,必要时标注商标、型号、规格等。
质量条款:明确质量标准,尤其是国家强制性标准或双方约定的其他标准。
验收条款:约定验收的时间、地点、标准及异议处理方式。
合同价款及结算:
计价标准:明确单价、总价,核对金额大小写是否一致,是否含税及币种。
支付方式:约定付款方式(如现金、转账等)及收款账户信息。
合同形式:
书面形式: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
电子合同:通过电子签名等方式签订的合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但需确保身份验证和签名程序合法。
合同变更与涂改:
变更形式:合同变更需经双方协商一致,书面形式的合同变更也应以书面形式进行。
涂改部分:单方涂改无效,需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
合同效力:
签字或盖章:合同签字或盖章均具有法律效力,但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字未加盖公章可能引发争议,建议同时盖章。
口头合同:部分合同可采取口头形式,但涉及房地产、长期租赁等需书面形式。
三、常见问题解答
合同中只有法定代表人签字,没有公章是否有效?
原则上有效,但可能存在效力瑕疵,易被认定为个人行为而非企业行为,建议同时加盖公章。
合同涂改部分是否有效?
单方涂改无效,需经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
电子合同是否有效?
通过合法电子签名程序签订的电子合同具有法律效力,但需确保身份验证。
四、总结
签订合同需遵循筹备、签订、分送的基本流程,同时注意合同内容的具体性、合法性和可操作性。建议在签订前由专业人士审查合同条款,确保法律效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