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犯罪中止具有以下特征:• 时间性: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在犯罪预备阶段或着手实行犯罪过程中,也就是在犯罪未完成之前停止犯罪。
犯罪中止是指什么呢
• 自动性:犯罪中止必须是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这包括两种情况:
• 自动放弃犯罪:指犯罪分子在着手实行犯罪之前,主动放弃犯罪意图,停止着手实施犯罪,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之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主动放弃继续犯罪,中止犯罪行为。
• 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指犯罪人在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主动放弃继续犯罪,并主动采取措施防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 客观性:犯罪中止的行为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即行为人确实采取了行动来停止犯罪或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 有效性: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的犯罪结果,否则就不成立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的处罚,根据刑法的规定,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这样的规定体现了对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的从宽处罚原则,鼓励犯罪分子中止犯罪,以减少犯罪的社会危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